牧歌悠悠。河南县委宣传部提供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展示。青海日报记者 张多钧摄


(资料图片)

优良种畜评比。青海日报记者 张多钧摄

“亚洲一流,青海最美”“天赐蒙旗·全域有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对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来说,头顶的每一个光环与畜牧业密不可分。

河南县作为青海省畜牧业大县,畜牧业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鲜草产量稳居全省前列,有机畜牧业发展起步早、底子厚。

从古至今,畜牧业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牧民、牛羊、草原这三个基本要素,也可以将三者看成一个食物链或者三角形,维系好食物链的稳健和三角形的稳固,就需要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如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河南县给出的答案是以生态有机畜牧业强县为目标,围绕打开牧业强、牧区美、牧民富的新局面,加快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少养畜 养好畜 早出栏

纵观畜牧业发展历史,经历了传统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绿色有机畜牧业,每个发展阶段都是草原与牛羊之间的“博弈”。传统畜牧业时期,牛羊追求高数量,草原生态环境面临危机;生态畜牧业时期,兴建畜牧业基础设施,实施草畜平衡,四季轮牧;绿色有机畜牧业时期,牧民注重养好畜,缩短养殖周期,为草原“减负”。

在河南县,少养畜养好畜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干部群众明白,只有少养畜养好畜才能更快获益。

河南县依托66.2万公顷天然草场,连续14年获得有机再认证,雪多牦牛、欧拉羊、河曲马三大畜种均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库和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全面打响“天赐蒙旗·全域有机”产业区域品牌,打造出“三江牧场”“青清海”“阿米雪”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叫得响的绿色有机产品品牌。

记者在河南县采访时,参加了一场由当地合作社组织的欧拉羊良种评选活动,全县各乡镇养殖户均有参与,举办这样的评比活动就是为了激发牧民群众养殖欧拉羊的热情,推广欧拉羊良种培育繁育。

负责评选活动的阿托苏呼欧拉羊繁育场拥有青海省惟一的欧拉羊种畜繁育许可证,繁育场负责每年向全县乃至全省提供优良的欧拉羊种畜。去年,完成了1300只欧拉羊种畜提供任务,每只羊的价格是1750元,凭此一项,繁育场就增收227万元。

“以前我们这里养殖的羊品种繁杂,五花八门,当地的欧拉羊品种也出现了退化。2009年开始,我们成立了繁育场,培育推广欧拉羊品种。通过这些年培育,欧拉羊的重量较之前增加了10公斤。”繁育场负责人斗格才让说。

“少养畜养好畜早出栏”是斗格才让的致富密码,他养殖的欧拉羊半岁时毛重就能达到60公斤,净肉重量能达到35公斤左右,这样的体重几乎超过了普通藏羊成年时的重量,这也使得欧拉羊半岁时就能出栏,而且还能缩短养殖周期。

赛尔龙乡兰龙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是青海省唯一一家雪多牦牛保种场,发展模式也是提供繁育良种,尽快出栏,缩短养殖周期。

实现少养畜养好畜早出栏,合作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政府层面的激励鼓励更是功不可没。

据悉,为了鼓励牧民群众少养畜养好畜,河南县每年各村、乡镇、县级层面都会举办优良种畜评比活动,评比奖金非常可观。县级层面的评比活动,是那达慕大会上的重头戏,评比一等奖奖金高达3万元。丰厚的奖金推动全县所有牧户转变了思想观念。

延伸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牧民与牛羊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努力延伸畜产品产业链,提升畜产品附加值,让绿色有机产品卖上好价钱。

河南县不缺好畜种,雪多牦牛和欧拉羊是河南县的优势畜种,如何进一步扩大优势?河南县以有机产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吸引企业入驻,开展牛羊肉、奶制品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建设,壮大“天赐蒙旗·全域有机”区域品牌影响力,让河南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向更加高端的市场。

入驻有机产业科技园区的青海启龙商贸有限公司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公司董事长索南昂旦从2008年就将发展的目光瞄准河南县畜牧业,以“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订单运作模式,组织牧民群众开展标准化和合作化生产。十年时间,公司壮大的同时带动了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索南昂旦也打造出了青海著名商标“阿米雪”。

索南昂旦走的这条路并不轻松,甚至经历了挫折。

“阿米雪”品牌创建之初,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设了销售专柜,销售牦牛酸奶,然而效益并不可观,2012年前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专柜陆续撤柜,“阿米雪”品牌发展遭遇危机。

“总结经验,我们的产品不合大众的口味,不同草场的牦牛奶的口味不同,夏季和冬季牦牛奶的脂肪含量又有不同,导致我们每个批次的产品口感都不一样,导致消费者很难接受。”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索南昂旦将目光瞄准省内市场,依托科研技术破解“众口难调”的困境。

众所周知,牦牛奶的蛋白质、脂肪、糖分含量高于普通牛奶。因此,公司在收购过程中通过仪器检测牛奶的酸度、水分、脂肪含量等,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了牦牛奶的质量。之后,对于脂肪含量高的牦牛奶进行稀释,对于脂肪含量低的牦牛奶进行浓缩,让牦牛酸奶口感达到市场接受度高的平衡值。

2018年之后,“阿米雪”牦牛酸奶品牌迈入正轨,索南昂旦就着手研发新产品,延伸牦牛奶产业链。2020年,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研发了牦牛蛋白粉、雪山咖啡等一系列新产品,并逐渐打开了销售市场,全县10个奶站和泽库县2个奶站供不应求。为此,索南昂旦还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流转了7333.3公顷草场,成立了玉树阿米雪乳业有限公司。

总结青海启龙商贸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对于河南县乃至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供借鉴,也能解决一些“共性”问题。

首先,产品要符合市场大众口感需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要保证产品的质量,“阿米雪”从源头上严格把控质量关,确保产品高质量。

最后,就是要不断延伸产品产业链,“阿米雪”依托牦牛奶做出了蛋白粉、咖啡等多种产品。青海的牛羊肉、青稞、枸杞等特色农畜产品也可以进行精深加工,打造出品种多样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

保护好赖以生存的草原

对于牧区或牧民而言,草原是根基,草原养活了牛羊、养活了牧民,牧民可以没有牛羊,但不能没有草原。

河南县草原面积并不是很大,只有66.2万公顷天然草场,其中还有43.5万公顷属于禁牧面积,这意味着河南县发展畜牧业的面积只有22.7万公顷,从根本上限制住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壮大。

河南县天然草场数量是劣势,但天然草场的质量却是优势。早春三月,漫步蒙旗草原,放眼望去,金黄的牧草随风摇曳,走在牧草之间,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据省林草局2021年核定的数据,河南县天然草原鲜草亩产538.9公斤,可食鲜草亩产452.7公斤,草群平均高度21.6厘米,植被平均覆盖度90.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为71.7%。当年我国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0.32%。

这就是河南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底气所在,草原优势明显。之所以有如此好的草原,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这片美丽的草原;河南县从2004年开始就发展有机畜牧业,是青海发展有机畜牧业最早的地区之一,群众保护草原意识强烈;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政策实施,实现了草原的碧绿常青。

不可否认,鼠害、黑土滩、草原虫害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牧区而言是共性问题。如何解决好共性问题,保护好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河南县既要走好“规定动作”,尽最大努力保护好现有草原,又要走实“自选动作”,有效治理好退化草原。

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项目工程,落实草原奖补、黑土滩治理、退牧还草、退化草地改良等政策,为草原生态环境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

实施县级干部责任田建设,从2016年开始,河南县确定了12块退化严重的草原,合计2600公顷作为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责任田进行了挂牌治理,成效显著。为此,河南县还编制印发了《河南县县级干部责任田草原生态治理规划(2017~2021年)》,草原治理具体责任到人。

赛尔龙乡兰龙村一社的卓玛加便是县级干部责任田草原生态治理的受益者。卓玛加告诉记者,家里的60公顷草场有一半是黑土滩,草原退化的速度很快,有草原害虫和鼠害的地方,几乎一年就能形成黑土滩。

草原面积缩水,卓玛加不得不减少牲畜数量。卓玛加记得从2017年开始,自家退化的草原划为县级干部责任田,实施了禁牧种草、病虫害治理和鼠害治理。卓玛加要做的就是进行后期管护,短时间内杜绝牛羊进入治理区域。

如今,五年过去了,治理的草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虽与原生草场还有差距,但已能实现轮牧,卓玛加一家的牦牛也从之前的50多头恢复到了100多头。

河南县县级干部责任田的实施,让绿色有机畜牧业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是全县干部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工作从思想意识转变为具体行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一个重要前提在于尊重生态规律,在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集群化,围绕雪多牦牛、欧拉羊主导产业,探索出具有“河南特色”的绿色有机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突围”,为加快乡村振兴与牧业牧区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