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渔民“换船记”

新华社记者骆飞、吴箫剑


【资料图】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境内,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有一座“悬崖下的村寨”化屋村。“驾船捕鱼、网箱养鱼”曾是村里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41岁的村民杨清鑫,在家门口的乌江里打了十几年鱼。“打鱼是个辛苦活,起早贪黑,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杨清鑫说,靠着辛勤劳作,他的渔船从小木筏变成了铁皮船,后来又换上了带发动机的专业捕鱼船。

“运气好一天下来能收获几十斤鱼,一年能挣六七万元。”杨清鑫告诉记者,尽管能养活一家五口,但打鱼终究是靠天吃饭,口袋里的收入随着乌江水位涨涨落落,对于未来生活如何,他坦言从没想过。

和杨清鑫一样,已经年过花甲的尤荣利,半辈子时间都在乌江上靠养鱼捕鱼为生。谈起当年的场景,他记忆犹新:“密密麻麻的网箱铺满了整个江面,饲料残渣、鱼的粪便让江水变黄,靠近岸边就能闻到一股腥臭味。”

黔西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任汪西金告诉记者,乌江流域网箱养殖的日投饵量曾高达6.2万公斤,是导致水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流域水体发黑发臭的现象随处可见。

2017年,贵州在乌江全域启动取缔网箱养殖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拆除网箱近万亩。

随着阻塞航道、污染江水的网箱被清除,尤荣利成为化屋村最早转型的渔民之一。

2018年,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化屋村旅游,尤荣利和家人们用积蓄买了两艘游船,成立黔西市画廊航务有限公司,靠着乌江源百里画廊的秀丽景致,吃上了“旅游饭”。

这是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沿岸的露营基地(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吴箫剑 摄

“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来回跑5趟。”尤荣利说,随着游客逐渐增多,公司的收入和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有员工10多人,旺季时候每人每月工资能拿7000多元。

2020年伊始,随着长江流域全面禁渔,杨清鑫跟村里其他渔民一起,上岸开始了新生活。

“不管是木船还是铁船都被收走了。”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渔船被拆解,杨清鑫心里多少不是滋味。另谋生路对于长期“靠水吃水”的他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化屋村有258户人家常住,总人口1100多人,除了外出务工,捕鱼是村里人重要的收入来源。”化屋村驻村干部艾星介绍,随着全面禁渔实施,村里一致决定充分利用山水风光,把旅游作为村子的支柱产业。

对于退捕上岸的渔民,村里拿出了一揽子计划引导他们转产改行:向银行申请贷款开办农家乐和民宿;大力发展有机种植、林下养殖;邀请大厨到村里开展培训;与企业合作设立护河员等公益岗位……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杨清鑫(左)和妻子一起打捞乌江水面垃圾(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吴箫剑 摄

“从去年8月起,我和妻子成了护河员,帮助清理乌江上的枯枝烂叶和少量垃圾,每月一共有6000元的固定收入。”杨清鑫说,除了端上“铁饭碗”,他在家里还种着两亩地,养了二三十只鸡,开起了农家乐,希望借着化屋村的旅游热潮,让口袋更鼓一点。

“化屋村目前已开了50余家农家乐和特色民宿,江里的游船增加到近40艘。”艾星说,全面禁渔产生的生态红利越来越多地惠及村民。今年以来,化屋村接待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4000万元。

当再次被问起对未来的想法,杨清鑫告诉记者,相比于从前“摇摇晃晃”的水上生活,上岸后的日子稳定多了,盼头更大了。(骆飞 吴箫剑)